千联信息
2019-08-08
浏览量 : 810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浪潮的推拥,如今各类APP产品都已在各自的领域占得一亩三分地,这也预示着人口红利期的结束,下面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拓展新市场,例如海外市场、二三线以外城市等等,以此挖掘存量用户的价值,这对于APP来说,往后的关键是怎么让用户打开的频率越多、停留时间越久等,也就是说往后将会是各类APP对于用户时间的争夺赛:
APP如何更多地争取用户时间,首先你需要先明白一下三点:
第一,新的移动APP,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很难再有机会,因为已有APP的用户增长到顶,要么是圈完了大多数用手机的中国人,要么是该用某个APP的都用上了。让存量用户花更多时间在APP上就变得很重要。
第二,不论是从广点通还是别的平台导入用户成本高昂,更重要的是不同APP之间的孤岛效应导致注意力很难互相导入,APP只得自力更生,吸引注意力形成流量闭环,自生流量很重要。
第三,如果说PC互联网是基于流量+广告进行变现,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变现就更加多元化,除了广告,可以卖内容,卖会员、卖商品,甚至还能基于IP做大电影卖钱,而前提都是要有足够多的注意力,商场的基础都是人流量,而移动互联网则要人的注意力,说白了,眼球经济。
APP们都是怎么抢占用户更多时间、吸引注意力?
1、内容化
内容互联网是2016年就已形成的一个趋势,直播火、网红兴,都体现出这一点,偏“工具属性”的猎豹移动、手机百度启动内容战略,卖货的淘宝、京东上线直播和内容平台,以及我们最常用的微信也是如此,微信的初衷是希望用户用完即走,但不论是公众平台的推出,还是小程序的发布,以及将小视频升级到长视频都表明微信一直在通过内容化以不断地占据更多用户时间。
2、社区化
只有内容并不足以抢占用户时间——只有内容是媒体,移动新媒体平台很多,视频网站、新闻客户端、杂志报刊新媒体APP……但引入人的元素,强化社交元素,就有更强的“时间吸引力”。
QuestMobile二季度数据显示,在总使用次数和总使用时长上,陌陌季度环比增长均达到25%,远远超过第二名,之所以陌陌更能抢占时间,在于它的陌生人社交属性一直都在。
一方面内容是社交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比如人们希望通过直播认识妹纸,妹纸在陌陌直播潜意识也是愿意社交的,用户通过直播认识妹纸比打招呼成功率更高,所以用户消费内容不只是为了娱乐、信息,还有一层目的是社交。另一方面,社交分享本身可产生大量内容,微信成中国版的Instragram就是因为人们乐于在朋友圈分享图片给朋友看。
引入人的元素社交化或者社区化,让内容消费者成为生产者,同时实现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让内容生态更活跃、更丰富、更互动,最终结果是:用户花的时间继续增加。手机淘宝、京东在内容化的同时,还在社区化。今日头条本身就是很大的内容平台,但却在微博化,让内容后面的人现身与读者互动,这也是在社区化。
3、底层化
APP们期待着被用户更多地打开,一般会通过消息推送去吸引用户注意,现在APP正在不断提高消息推送频率,用户已经有点不胜其烦了。然而,真正抢占用户时间的法宝,在我看来是硬件化,或者说底层化。
智能手机占据的用户时间是所有移动APP的总和。因此我们看到,美图做了手机,正是这样的策略让这个磨皮工具能够成功上市还有50亿美金的市值;小米先做手机,之后再推许多APP和产品就得心应手,小米、华为、OPPO们掌握着最多的用户注意力,一点资讯为了获取更多用户时间,干脆选择将股份出让给OPPO,换取资讯在OPPO手机自动出现的机会;阿里巴巴没有做手机,却做了个操作系统,YunOS,从最底层来抢占用户时间。
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智能设备不只是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已成为主流,人们许多时间看电视,因此,越来越多APP又去电视上争取用户时间。做视频的爱奇艺们,都在通过与智能电视合作,一些互联网公司还做起了自己的智能电视。直播APP、资讯APP、电商APP,都在争夺电视桌面,不用怀疑,以后电视上会出现更多APP,以争夺用户眼球。
从以上内容看到,之所以陌陌、微博、微信它们能成功,其实主要还是在于“内容”的价值,这也是它们抢占用户时间最根本的原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APP都适合做内容,因为你首先需要先了解APP针对用户,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因此一款APP的内容属性永远都是与平台定位相匹配的。












